農文旅融合的氿遇田園綜合體正成為馬鞍山村的新IP。 (資料圖片)
東北振興,鄉村振興必不可少。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在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開滿鮮花的山村——長春市九臺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是吉林省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探索的示范村,該村以氿遇田園綜合體項目踐行農文旅融合發展,一個熠熠生輝的鄉村振興新IP在此誕生。
——題記
瑞雪覆蓋,東北大地一派蒼茫。
馬鞍山村氿遇田園綜合體南果館內,果香四溢,一枚枚青翠欲滴的香水檸檬綴滿枝頭,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穿梭在樹下采摘,豐收之景在盈盈果筐之中盡顯。
從南果館外氿遇山居民宿旁乘坐觀光小火車向西,占地20萬平方米的氿遇歡樂谷內,70多個游樂項目引人流連忘返,9月28日運營以來,已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開園即豐收……
在農業和文旅產業賦能下,氿遇田園綜合體日新月異的變化,帶動馬鞍山村從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不斷更新迭代、品質升級。
我們能感受到,一個村,正因為一個持續發展的項目而充滿生命力。
在這里,鄉村振興的全新動能,生機勃勃、澎湃而起,一個農文旅融合的“新IP”正在形成。
1.0版·破題
“三塊地”改革助“貧困村”突圍
驅車從長春經濟圈環線九臺南高速收費站東行2公里,村口“鮮花盛開的山村”石刻赫然映入眼簾。
2021年春節,電視劇《鮮花盛開的山村》一播出就創下同時段多點位收視率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其拍攝地馬鞍山村一時迎來眾多“鮮花迷”。
“從泥土村、貧困村到鮮花村、小康村,馬鞍山村的變化翻天覆地。這與在國家、省、市、區各項政策、資金支持下,我們率先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引進項目增收致富密不可分?!瘪R鞍山村黨總支書記趙世龍深有感觸地說。
馬鞍山村土地少、沒產業,開山采石賣資源一度是村里的主要收入來源,破壞了環境,路子越走越窄。2016年,馬鞍山村被確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
村兩委班子反復研究,要從“啃”資源轉變為“依托”資源致富,摘掉“窮帽子”。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馬鞍山村制定旅游規劃,建立徒步路線,并利用區里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資金打造村屯環境。
2018年,村里抓住電視劇籌拍的契機,招商引進了吉林省亞汶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最初只是要建兩棟影視基地實景房,后來看到村里的資源這么好,特別是九臺區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先行先試政策陸續落地,讓我們下定決心加大投資,打造田園綜合體,用好‘三塊地’改革政策助力貧困村脫貧突圍?!奔质嗐肷鷳B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亞光說。
2019年6月,依托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政策,馬鞍山村通過增減掛鉤、復耕騰退、有償退出,以點式供地的方式,為亞汶生態農業供地19917平方米。
除配套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外,亞汶生態農業使用這些零星、分散建設用地打造了氿遇田園綜合體,一期投資2.15億元建設了24棟關東風情民宿,建設了餐廳、咖啡廳、鄉村振興學院、智能溫室、快樂農場等。
當年投資,當年運營,當年見效。
村集體集合外來捐贈和扶貧資金240萬元,入股氿遇山居民宿項目,每年獲得固定收益13萬元,其中部分收益用于脫貧戶差異化分紅。
村民們不出村就能在氿遇項目打工,人均月工資都在3700元以上,有的一家三口在一起,一年家庭收入達到15萬元以上。
以氿遇田園綜合體項目為突破口,帶動了如美鄉村民宿、長吉游客中心等一批文旅項目落位馬鞍山村,以年租金2萬元的價格租賃村民閑置住宅發展民宿,包裝旅游線路吸引游客……
鄉村旅游帶“火”了“美麗經濟”。2020年,馬鞍山村3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人均收入1.75萬元,村集體收益300萬元,全村邁向了鄉村振興之路。
土地公有制性質沒改變,耕地紅線沒突破,糧食生產能力沒減弱,農民利益沒受損,馬鞍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鮮花盛開的山村。
2.0版·賦能
“農文旅”融合促“鮮花村”振興
今年國慶假期,吉林省最新開園的大型主題樂園,氿遇歡樂谷“火出了圈”。
鳥巢樹屋、MAX世界等50余種無動力項目,汽車小鎮、飛艇旅行等20余種微動力項目,可以創造出200多種趣味玩法,成為游客假期“撒歡兒”的首選。
這只是氿遇田園綜合體二期項目的“先頭部隊”。今年11月末,還將打造氿遇冰雪歡樂谷,建設國際標準冰上卡丁車賽道、雪道、霍比特小鎮和雪地摩托等。
明年7月,過山車、大擺錘、飛行塔等動力項目也將與游客見面,形成集無動力、微動力、動力、水世界為一體的大型“歡樂谷”。
“我們把一期民宿等運營項目的收益全部投入二期歡樂谷建設,還另外追加投資推動項目滾動發展。從今年5月20日開工到9月末開園,100多天時間已完成2.6億元投資?!蓖鮼喒庹f。
后續項目持續建設運營,對馬鞍山村的拉動效應顯著。趙世龍告訴記者,村里正與企業謀劃村企聯營模式建設氿遇歡樂谷停車場,增加集體收益。
從民宿、主題樂園到特色農業,氿遇田園綜合體始終以“農文旅”融合推進鄉村振興。
在氿遇歡樂谷“走紅”的同時,特色種植喜獲豐收。
經過3年培育,智能溫室南果館中的香水檸檬從香蕉、芒果等20多種南方水果中脫穎而出,試種成功。
700多株香水檸檬四季開花結果,目前單株產量30斤,明年將達到100斤,3年后將實現單株年產300斤,年總產量21萬斤。
耕地少,林下種植天地廣闊。
“今年,我們林下種植的3公頃刺嫩芽長勢很好,已經長到30厘米高,預計收獲期每公頃能收益20萬元?!蓖鮼喒馀d致勃勃地介紹,明年,他們將拓展30公頃林下中草藥種植,刺嫩芽、椴樹木耳、山辣椒各10公頃。
目前,氿遇田園綜合體與吉林農業大學相關團隊合作的椴樹木耳實驗基地種植成果已經顯現。今年年底,將搭建1000平方米的木耳菌包中心,與當地村民開展技術培訓、合作種植并簽約回收,發展庭院經濟助力農民增收。
“村民種出來回收后再入林下,僅木耳種植一項,就能帶動附近農民200戶左右增收?!蓖鮼喒庹f。
民宿運營、農業種植、歡樂谷項目建設運營都需要大量且長期的用工,不僅是馬鞍山村,現在附近的山咀村、南葦村都融入進來,實現了聯動發展。
2020年、2023年,氿遇田園綜合體兩期項目兩次被選為長春市鄉村振興現場會參觀點位,農文旅融合推動馬鞍山村振興發展的成果經受住了檢驗。
3.0版·引領
“領頭雁”振翅帶“群歸雁”齊飛
將煮好的面條撈起、澆鹵、撒上蔥花,一碗熱氣騰騰的刀削面就做好了。把面端給顧客,馬鞍山村晉垣刀削面館老板高霞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2020年聽說村里建了氿遇山居民宿,我就從外面回來打工了。在氿遇一年,看到村里游客越來越多,就想自己干點事?!备呦颊f干就干,專門學了廚藝開起了面館,6張桌子的小店加上后院開的小超市,一天能賺3000多塊錢。
“氿遇發展得越好,我們的顧客越多。今年歡樂谷開工后,游客不斷增加,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备呦几吲d地說,“以往營業時間都是從每年4月到11月,今年冬天氿遇歡樂谷還要建冰雪項目,我們又能‘借借光’,冬天也能營業啦!”
在她的心里,氿遇田園綜合體項目就像村里發展的“領頭雁”,瞄準方向振翅高飛,帶動了他們這些返鄉創業的“歸雁”“群雁”跟緊齊飛。
“現在村里已經有20多個村民返鄉創業,先后培育了7戶返鄉創業型企業?!壁w世龍驕傲地說。最先一批進入氿遇田園綜合體打工的村民,基本都做起自己的小買賣,從靠天吃飯的農民變成了小老板。
一年四季,氿遇歡樂農場不間斷地迎來參加研學活動的孩子,體驗農耕勞動、學習農耕知識、品嘗鄉村美食,內容豐富生動。
截至目前,氿遇田園綜合體已接待研學學生3萬多名,開設了勞動類、科技類、拓展類、活動類、安全類等特色實踐課程,農業種植養殖、傳統工藝制作、無人機操控、愛國主題教育等深受廣大中小學生喜愛,并已申報吉林省第一批省級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上半年,亞汶生態農業被授牌全省首批職工療休養基地,我們要把基地做好,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氿遇、來到馬鞍山,帶動村里的每個產業、商戶加快發展?!蓖鮼喒庑判臐M滿地說。
以氿遇為龍頭帶動,馬鞍山村不斷發展新項目,“雁陣”成列。
今年7月,村里落位了“吉鄉農創園”,新建6棟共67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目前,2棟框架已經搭完,4棟土地平整完成,正在進行基礎施工。村集體出資100萬元與文化國旅合作種植反季山野菜,同時,打造精優農特產品加工廠、研學基地、充電樁、智慧農業等,還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在技術、電商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農產品種植、加工和銷售。
最近,氿遇冰雪歡樂谷設計施工加緊推進,30多輛卡丁車進駐,觀光小火車的軌道也從園區鋪進山里,線路繞山閉環后,還將串聯起南部的半拉山村、尤家村、土們嶺村,帶動馬鞍山周邊6個村共同發展。
小火車開到哪里,鄉村振興的夢想就延展到哪里。
隨著氿遇田園綜合體一個個精品項目的醞釀、打造,馬鞍山村的“新IP”也越來越清晰,新一版的鄉村振興圖景正在全力加載中。(記者 趙寶忠 孟凡明)